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数字化拓展生活服务消费新空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8:09:00    

□ 短视频、直播等数字技术手段,创造了诸多新消费场景,为中小微生活服务类企业带来新发展机遇,推动生活服务业向“价值创造”转型。

□ 如今,个性化、多元化的生活服务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加速发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智能与高效的体验。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报告指出,短视频、直播等数字技术手段,创造了诸多新消费场景,为中小微生活服务类企业带来新发展机遇,推动生活服务业向“价值创造”转型。

长期以来,餐饮、家政、维修等生活性服务业一直面临着发展瓶颈。由于生活性服务业必须面对面、同时同地完成服务交付,很难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实现效率提升。随着服务业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扩大,这些劳动密集型领域既面临人力成本刚性上涨的压力,又承受着真实产出增长乏力的制约。

不过,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生活服务业加速重构,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消费端线上搜索成为常态,线下消费打卡后再到线上记录分享,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消费的习惯流程;而供给端通过内容生产、粉丝互动、团购派发等运营方式,也逐渐成为中小生活服务类企业的“标配技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杨虎涛认为,数字平台所构建的数字化生态,不仅带来经营效率的提升,更催生商业模式的质变。从获客方式到产品迭代,从服务半径到用户关系,中小微企业正在经历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街头小店与数字技术的深度交融,是数实融合在经济体系毛细血管层次的体现。

从餐饮到酒店旅游、从服饰到美容美发,多元品类在线上平台涌现,商家可以借助内容创新实现“淡季变旺季”,缩减获客成本,实现精准的兴趣匹配,收获长尾效应的红利,甚至反向推动供应链升级。

“短视频、直播媒体对于建立消费者的线上信任而言,具有线下难以达到的效果和速度。”杨虎涛说,无论是专业达人还是普通商家,都可以借助视频内容所承载的服务特色、独有技能、独特表达,快速积累社会资本,提升影响力。

线上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持续走高。以抖音生活服务为例,2024年抖音生活服务短视频交易额增长83%,全年有超过320万个中小商家通过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拓展线上销量,订单量同比增长69%。抖音生活服务产生交易的直播量增幅达123%,通过种草视频带来的交易额增幅为113%,满足了Z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新锐白领、小镇青年等高活跃度消费主力人群的多元消费需求。

“抖音生活服务等数字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正深刻带动服务业转型。它们打破传统服务场景的时空限制,让餐饮、文旅等服务通过直观的视听呈现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这对于当前促进国内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有着重要意义。”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贾利军说。

线上生活服务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过去人们需要到店排队等候就餐的餐饮行业,如今通过短视频展示菜品、直播发放优惠券等方式,吸引用户线上预约、到店核销,实现消费决策与消费行为的线上线下转化。民宿与特色景点则借助达人探店和沉浸式短视频,引发用户“种草”热潮,带动线下打卡消费持续升温。

数字平台正是连接生活服务业供需方的桥梁。对消费者而言,流动性的兴趣匹配,可以有效节约搜寻成本,提升消费感受;对小微商家而言,可以快速积累用户,实现规模经济;此外,多个细分市场的累积需求,还将进一步拉动区域内相关生活服务业供应链的形成,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服务业研究室主任洪群联认为,数字平台在助力小微企业数字化营销转型、增强其经营韧性、深度挖掘新消费市场空间以及改善从业人员就业福利与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个性化、多元化的生活服务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加速发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智能与高效的体验。贾利军建议,应进一步发挥“互联网+生活服务”新消费场景效能,打造更加便利化、智能化、专属化、规范化的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场景,助力生活服务业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赖奇春)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