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10:34:00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12日讯(记者 刘龙)7月4日,一批1430箱共19吨的鲜荔枝经漳州海关检疫合格后,顺利装柜启程发往狮城新加坡。这是海关总署启动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全国首批以该模式验放出口的新鲜荔枝,标志着我国荔枝出口进入新鲜水果“批次检验(检疫)”出海的“倍速模式”。
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模式是体现“出口申报前监管”智慧理念的一项具体改革举措。简单来说,对于符合生产加工企业、原辅料、生产工艺、出口国家(地区)“四同”原则的农食产品,允许在首次检验检疫合格后,后续采取审核相关单证、企业合格申明的方式快速放行,无需再行现场查检,以此大幅压缩货物放行时间,满足企业快速通关的需求。
据悉,本次出口的荔枝,是今年1月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改革模式落地福建以来,继柑橘、杏鲍菇、杨梅、鲜切花后启动试点的第五类产品,上述产品的新模式出口均在漳州完成首试。
为了能对“漳州味”出口农食产品实施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检验检疫监管,在有效防控质量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监管模式“再优一级”、通关速度“再快一步”,经漳州海关积极争取,共有7类漳州本土特色农产品纳入第一批全国改革试点范围。
此外,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海关之一,漳州海关科学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强化惠企政策宣贯,结合出口农产品企业信用状况、目的国家(地区)、管理水平及软硬件条件等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确定11家资质优良、管理规范的农食产品出口企业作为全国首批试点企业,确保试点工作稳妥推进。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