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1:22:00
在宣布拟赴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不到一个月,4月28日,赛力斯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但上市进展的利好并未反映在股价上。截至4月29日收盘,赛力斯A股股价跌0.36%。
在问界“托举”下,赛力斯2024年首次扭亏为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82.84%。但今年赛力斯的销量增长势头出现“刹车”,1-3月下跌46.31%,一季度营收也下降两成多。与此同时,“华为依赖症”持续,赛力斯面临来自界字“兄弟”的资源竞争。
对赛力斯来说,机会和压力同在。
资产负债率高,海外求增量
做零部件起家的赛力斯,2003年与东风合资进入汽车制造领域。2016年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但市场表现并不如意,财务状况不乐观。2021年赛力斯选择与华为合作,发布问界品牌。2022年,公司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当前的“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的赛力斯,一年的营收仅143.02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7.29亿元。而自2021年有了华为加持,营收一路爆发式攀升。到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收1451.76亿元,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3倍,且在连续亏损4年后首次实现盈利。到了今年一季度,赛力斯营业收入191.47亿元,同比下降27.91%;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240.6%。
赛力斯近五年主要业绩。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琳琳 制图
今年3月底宣布启动港股上市时,赛力斯方面表示,这是为了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招股书显示,赛力斯要将募集资金的70%投入研发,其余资金投入海外销售渠道建设等。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资产负债率高或也是其谋求港股上市的原因之一。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赛力斯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9.2%、85.9%和87.4%。负债高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成本,压缩利润空间。业内认为,汽车企业资产负债率在40%-70%之间为宜。
实际上,赛力斯的资本市场动作频繁。3月底传闻已久的赛力斯赴港上市消息靴子落地;4月1日赛力斯完成81.64亿元定增融资,又抛出不超过50亿元的增资计划。
针对港股上市,4月29日,赛力斯方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具体上市计划还不太方便对外公开,后续根据最新进展情况第一时间公告。
销量增长“刹车”
在问界“托举”下,赛力斯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问界M9全年累计交付超15万辆,问界新M7全年交付20万辆。这也带动了赛力斯毛利率达到23.8%。
2025年初,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对外称,赛力斯计划未来三年内新能源汽车实现百万量级目标。
但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今年以来,赛力斯的销量增长势头出现“刹车”情况。1-3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跌46.31%;月度销量分别为17906辆、17841辆和18805辆,同比降幅分别为51.39%、41.04%和32.19%。
“赛力斯销量下滑,与其产品跟不上市场节奏、竞争力不足有关。”张孝荣认为,华为的技术被分散到其他品牌,赛力斯自身的技术研发又不够快。
赛力斯的新能源核心产品,除了今年4月刚上市的问界M8外,还包括问界新M7、问界M9和问界M5。问界新M7被认为是销量增长的核心拉动力,但今年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前3个月销量分别为8443辆、5204辆和6512辆,其中1月下跌超72%。而问界M9所在的高端市场,体量相对较小,还面临奔驰、宝马、奥迪等其他品牌的竞争。
问界M8因此背负了让赛力斯销量止跌回升的使命。据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全新问界M8小订突破15万辆,创下鸿蒙智行单车型的预订纪录。
不过,问界M8在30万元-40万元价格区间,性价比高于问界M9,或多或少“抢走”问界M9的生意。
就整体销量下滑问题,4月2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联系赛力斯,截至发稿尚未回复。
“华为光环”褪色?
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首个合作伙伴,一直以来赛力斯获得较多资源倾斜,也让其发展高度依赖华为。
2024年,赛力斯斥资25亿元收购“问界”品牌,又以115亿元收购华为子公司引望股权,意在进一步加深绑定,继续与华为深入合作。
而华为并不满足“独宠”赛力斯,赛力斯正面临来自“兄弟”的竞争。除了问界品牌外,华为鸿蒙智行又相继推出享界、尊界、智界、尚界等品牌。“五界”的出现,让华为的资源和研发重心分散,华为效应对赛力斯的影响被分摊。
招股书中,赛力斯在风险提示中就提及了相关担忧:与主要供应商的关系变动可能对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赛力斯而言,张孝荣认为,关键在于技术不能光靠华为,产品也不能都扎堆高端。品牌也得独立,让用户记住自己的名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