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报观察丨上尼山!四大亮点诠释尼山何所是、圣地何所有、大道何所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22:21:00    

海报新闻记者 孙靓 济南报道

7月的山东曲阜,千年儒风浸润,文明对话的钟声即将再次敲响。

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曲阜尼山举办。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广泛凝聚文明共识的桥梁纽带,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吸引来自70多个国家560余位嘉宾参与,创下历届国际参与度新高。

7月4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总体情况。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同海介绍,自2010年创办以来,尼山论坛始终致力于回答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课题,而本届论坛更以主题深度、学术创新、国际参与和文化交融四大亮点,为世界呈现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

亮点一:主题呼应时代,文明多样性引领全球现代化

本届论坛紧扣大局大势,确定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源自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明相处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表示,这一主题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互助合作,反对单边主义与利己主义,为全球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包容共生的路径选择。同时还体现了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精髓,又与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从国际视角来看,论坛主题的英文翻译为“Beauty in Diversity:Nurturing Understanding Among Civilization for Global Modernization”,更是将“美”升华为文化包容与文明共存的深层意蕴。

在这一主题下,论坛下设6个分议题,从“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到“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走向”,既立足传统又面向未来。目前已收到来自30多个国家的150余篇学术论文。

亮点二:学术创新突破,“1+7”模式激活思想碰撞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一直注重其学术性,而学术创新正是本届论坛的一大特色。

论坛首次采用“1+7”模式,即1场主论坛配合7场平行论坛,共举办38场学术活动,其中主论坛16场,平行论坛22场。从多个维度实现了组织方式的突破,彰显新时代文明对话的活力。在组织形式上,打破传统的单向学术报告模式,增设两场闭门高端对话和8场互动式分组讨论,邀请学者直面争议,实现“全员思辨”,让思想“交锋”而非“独白”。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届尼山儒学对话会创新设置了“青年辩论会”环节,邀请4支高校辩论队围绕“成人”与“成功”、传统文化“两创”的形式更新与内容创新等议题展开辩论,并邀请与会的海内外专家现场点评,为传统学术研讨注入了青春活力。

亮点三:国际参与创纪录,70国嘉宾共绘“文明拼图”

国际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是尼山论坛世界性的直接体现。

“截至目前,应邀出席的国际嘉宾共约300人,来自埃及、秘鲁、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马尔代夫、美国等70多个国家,其中,副部级以上外国政要、前政要12人,驻华使领馆代表35人,外国官员、国际组织代表13人,国外专家学者220余人。”山东省委外办副主任李红介绍,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会还将发布“黄河与尼罗河文明合作倡议”,以古老的河流为纽带,连接起两大文明的现代合作。

论坛还特别注重体验式交流,将组织嘉宾参访孔庙、尼山圣境等文化地标,让纸上的讨论化为脚下的体验,让文明对话从理论走向实践,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故事。

亮点四:文化体验升级,传统与现代交响

论坛期间,不仅有思想碰撞,更有文化体验。

张同海介绍,配合本届论坛,孔子博物馆还联合故宫博物院举办“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部分文物为首次出京展览。此外,来自13个国家的22位汉学家将通过“齐鲁访学驻研计划”深入体验齐鲁文化,其中12位将直接参与论坛交流。

从“各美其美”的文明尊重,到“美美与共”的天下情怀,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以学术为基、创新为翼、国际为径,搭建超越文明共识的对话之桥。7月的尼山,传递的不仅是儒家的智慧,更是一种关于人类未来的可能性。而这种声音或许能为世界提供一份东方的答案。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