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5:19:00
近日,山钢螺纹钢产品再次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颁发的“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产品认定证书——金杯优质产品”。自1995年首次摘金,山钢股份棒材厂干部职工用恒心、匠心与创新,兑现品质承诺30载。
“家规”比国标更严。“把最严的标准给自己,最好的产品给客户”——这不仅是棒材厂的质量文化,更是融入棒材人血脉的行动铁律。走进棒材厂车间,会发现有许多比国家标准还严苛的工厂标准,工人们称之为“家规”。在他们看来,唯有对自己“狠一点”,才能确保每一根出厂的钢筋都硬气十足、经得起市场检验。“质量门”层层把关。贯穿全程的“质量门”管理是棒材厂的质量管理“秘诀”。从原料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门”,责任、标准清晰明确。
依托数字化、智能手段,关键工艺参数实时监控;温度、压力、尺寸稍有风吹草动,系统立刻自动预警。正是这严苛的过程管控与先进技术,保障了产品质量始终如一、稳定可靠,在国家历次抽查中交上满分答卷。
匠心铸就精品。质量的基石,归根结底在于人。李仁壮是棒材匠人的杰出代表,从普通轧钢工到“中国质量工匠”“齐鲁大工匠”,再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6年坚守,“轧制世界级精品”的初衷从未动摇。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用眼睛即能识别比头发丝还细微的偏差;双手可将辊缝调整误差精准控制在0.1毫米以内。在他的影响下,棒材厂锻造出一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筑牢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的基石。
创新提质增效。30年“金杯”之路,创新是永续动力。棒材厂鼓励全员创新,岗位上“金点子”频出。在李仁壮创新工作室带动下,涌现出张忠任、陈云松、王洪滨等一批创新能手,他们围绕制约生产的难点问题大力开展攻关活动,把技能人才蕴含的巨大技术实力转化为了提质增效的生产力。
近两年,棒材厂成功开发并量产了更高强度(600兆帕、635兆帕级)产品,螺纹产品实现全规格覆盖。凭借过硬质量和多国产品认证,山钢棒材已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市场上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通讯员:孟令达 焦见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