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12:54:00
风拂武夷,绿涌环带。初夏,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风光如画,一系列精品项目正持续打造。
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沿线的建阳区麻沙镇抢抓环带建设机遇,以生态优先、文旅融合为发展主线,全力打造集生态体验、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集散枢纽。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从“一处美”到“一片美”,麻沙镇各乡村迎来了焕新之旅——
增颜提质田园美
麻沙镇长坪村的广袤田野上,秧苗翠绿挺拔。
长坪村高标准农田(林金才 摄)
“近来有强对流天气,雨势较大,我们不放心刚种下去的秧苗,特地来看看。”8日,麻沙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颜舜杨带着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过去,这片田园高低起伏,形状大小不一,田间路面狭窄、路况较差,无法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和运输需求,经济效益也相对较低。“去年,村里引进了‘稻田花海’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机耕道、完善灌溉设施等举措,将零散田块整合成一片面积达2500亩的高标准农田。”颜舜杨说,农田里建设了观景平台,采用稻花间种方式,形成“稻田花海”景观,实现“田园化”,展现“田园美”。今年2月底至3月中下旬,长坪村“稻田花海”油菜花成片盛开,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观景平台(林金才 摄)
田园之美,美在风光,更美在丰收。建阳区丰收农机合作社社长黄斌说:“在当地农技站的技术指导下,我们采用‘稻油轮作’方式,既填补了土地种植的空档期,又增加了产量和效益。”
目前,长坪村“稻田花海”被列入省级高产高效栽培示范片,入选全省和美乡村美丽田园。
长坪村稻田花海(林金才 摄)
绿韵添彩林相美
连日来,麻沙镇新坪村松林改造提升山场一片忙碌,十多位工人分散在山间,除草、施肥、栽下杜鹃花苗。
麻沙镇新坪村松林改造提升山场里,工人在除草、施肥、栽下杜鹃花苗。(方诗琦 摄)
“我们补种各时令的花、树,让山林更绿,也让美景长在。”南平市绿发国有林场营林绿化科科长、营林高级工程师刘国财说。新坪村毗邻风景道,自去年起,加快建设462亩松林改造提升山场,通过护绿、扩绿、兴绿,筑牢生态屏障。
而今的新坪山场里,观花、色叶树占7成以上,林相效果显著:春季,红粉佳人与深山含笑等观赏苗木花开如霞;夏季,木荷、紫薇、黄山栾树美观又降温;秋季,乌桕、紫花泡桐与银杏金叶交织;冬季,枫香傲立,形成“红镶碧嵌”的色彩效果。一个全年见绿、四季有花的森林色谱带已初步成形。
“目前,我们已完成花化彩化苗木种植,下一步将持续加强抚育管理,优化提升花化彩化规模化季相化效果,建设森林漫步道、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刘国财说,在注重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的同时,林场也兼顾经济效益,在苗木下方套种小白茶苗等,形成“上层彩森遮阴、中层茶树增效、下层腐殖保埫”的复合经营体系,既保质护土,又提升经济价值。
同时,创新实践“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场村合作经营模式,通过保底收益、年年分红、主伐再分红的方式,实现“一片林子富多方百姓”的共赢格局。,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的麻沙镇江星公路两边,整整齐齐的水杉渐变为艳丽的红色,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宜居宜游村貌美
走进麻沙镇杜潭村,好似来到世外桃源: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村道干净整洁,两旁花草繁茂。村民或三五成群在树荫下乘凉,或在田野间辛勤耕作,一派岁月静好的乡村生活场景。
杜潭村临水而居,风光如画(方诗琦 摄)
“过去,这里一大片区域曾是荒地和闲置房屋,我们流转过来作为集体资产入股,开发而成杜潭驿站,由镇乡村振兴公司运营,打造成集烧烤露营、滨水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区。”麻沙镇科技副镇长赵佳峻说。滨水露营区帐篷星罗棋布,林间小酒馆飘出咖啡醇香,建本篆刻、建盏展览以及插秧大赛、农耕文化节等特色活动轮番推出……如今的杜潭驿站旅游业态丰富,充分满足游客多元化旅游需求。
“五一”假期,杜潭驿站水世界开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园内既有皮划艇、水上桨板等专业项目,还有“轻功水上漂”浮板挑战、水上独木桥平衡赛等趣味活动,让游客直呼过瘾。
杜潭驿站水世界开园
和美乡村,不仅美在村貌,更美在内里,将美好生活融入村民日常。“村里有中草药共享空间,看病拿药很是方便。游客多了,我们做点小生意也容易,卖些土特产,挣点外快,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村民池志广说,农闲时,大家到杜潭驿站看看书画、赏赏奇石、喝喝白茶,很是惬意。
“接下来,我们将以‘全域共美、主客共享’为目标,推进生态保护、文化赋能与产业升级,奋力打造环带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让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质量’相得益彰。”赵佳峻说。
来源: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