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6:14:00
多年来,内蒙古林西县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增强文明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坎,让文明之风“吹起来”,让群众生活“美起来”,让百姓心田“暖起来”。
建阵地 打造文化磁场
走近林西县新城子镇老虎石沟村,音乐声铮铮入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老人们身着民族服饰翩翩起舞,场面其乐融融。随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变得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文艺团队和体育爱好者。这些老人因共同的爱好结缘,用音乐、舞蹈陶冶情操,共同“舞动”退休后的幸福生活。
“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林西县积极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一批功能发挥到位、创新亮点突出、群众普遍认可的精彩活动常办常新。”林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马永柱介绍。
制作玉米皮贴画
优服务 点亮幸福生活
大井镇东方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热闹非凡,桌上堆满了玉米皮、线绳等材料,几名妇女围坐在一起,专注地裁剪、粘贴,时而交流技艺,时而笑语盈盈。村民吕海平笑着说:“以前农闲的时候,大家就是在家看看电视、打打牌,虽说日子也过得舒坦,但缺少精气神儿。自从开始制作玉米皮手工艺品,农闲时间也变得欢乐起来还赚了钱,一举多得。”
林西县依托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玉米皮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通过这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动而深厚的文化力量,汇聚涓涓细流,缓缓地浸润着每一位村民的心灵。
扬新风 文明沁润人心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奖励50分;与父母同吃同住,照顾生活起居奖励100积分;在暖心食堂办理红白事并响应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奖励200积分……官地镇王家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实行“正反向”积分管理办法,引导村民争做“文明人”、争当“文明户”,曾经的“攀比风”变成了“积分热”“随手扔”转为了“主动扫”。村民隋文和感慨“现在谁家积分高,比存款多少更有面子!”
强队伍 壮大宣讲力量
开展理论宣讲,林西县涌现出“头雁”宣讲队、青年宣讲队、教育宣讲队等优秀宣讲队伍,打造了“广和广播”“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看变化说发展”等一批特色理论宣讲品牌,服务力量不断增强。各乡镇街道充分挖掘利用辖区内老党员、先进典型、典型人物、基层支书等,讲好身边事让理论宣讲“接地气”,依托“学习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园广场”等宣传阵地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切实形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传播的浓厚氛围。
文明理念传到千家万户,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田。汇聚群众的“小溪流”,形成的是服务基层的“大洪流”。下一步,林西县将持续拓展文明实践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组织实施好“1+6”项活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加强社会治理,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优化社区服务。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实现群众美好生活目标贡献力量。(马永柱、杨玉婷)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