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7 08:41:00
浙江杭州的拱宸桥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为更好保护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杭州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的拱宸桥数字化保护项目,用科技力量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据《人民日报》7月14日报道)
文物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近年来,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文物保护各环节,不仅让文物在数字世界里重现神采,也为更好解读、保护和利用文物提供了新路径。拱宸桥数字化保护项目,正是其中一个范例。
数字技术为创新展示方式、提升文化体验、广泛共享资源搭建了数智平台。在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拱宸桥以全景立体影像的方式呈现于运河之上,数字技术不仅保存和展示了文物当下的真实状态,还打破时间限制、地理阻隔,助力文物以更生动、更便捷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走到人们身边。
科技赋能,让保护工作更智能。轻触屏幕,一条“数字京杭大运河”缓缓流淌,运河之上是三维建模、可360度全景展现的拱宸桥……搭配“数智运河管理系统”,工作人员能随时掌握拱宸桥保存现状、水文环境、游客量等多种情况。又如,西安推出“数字方舱”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实时分析古城墙墙体结构变化,并自动触发预警。数字技术在实时监测状态、提前发现风险、及时预警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让文物保护更精准、更高效。
科技赋能,还为探秘文物背后的故事提供了“金钥匙”。专家利用磁法与电阻率成像等技术手段,精准探秘地下未知世界;在三星堆,多学科通力合作正奋力拨开历史的迷雾……科技力量成为考古学家补齐历史拼图的重要手段,让历史的脉动更加可触可感。
当更多文物在数字世界里活起来、传下去,文明的薪火就会在创新中不断延续。涌现更多“科技+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将有助于深入发掘文物所蕴含的多元价值,不断拓宽人们感知文物的途径,让全社会获得更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