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5月5日晚,大皖新闻报道了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狮子行古文化遗址”的文物标识碑旁边杂草丛生,环境杂乱,碑后面堆放着高高的玉米瓤垛子。网民质疑称:“希望他们能早点处理干净,做好文物保护工作。”5月5日晚11点多,大皖新闻记者从当地狮子行社区一位工作人员处获悉,他也是刚得知这个消息,已经联
中新社郑州4月3日电 (记者 阚力)清明节将至,3日,河南博物院内出现三位“穿越者”,商代祭司、周代礼官、唐代仕女分别以三个朝代的文物解码春祭等清明礼俗,以“博物馆+节气”的方式创新表达传统文化。在这场“穿越千年话清明—文物里的节气密码”线上直播中,名为“商小将”“周小礼”“唐小妹”的三位女演员,分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9月10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民进党当局推动台北故宫博物院赴捷克举办文物展等活动,拟首次展陈百件国宝级文物。有舆论指出,民进党当局是在借“文化交流”之名行“文化台独”之实。对此有何评论?陈斌华:包括故宫文物在内
新华社记者散落在广袤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文脉连绵,弦歌不辍。从科技赋能文化遗
“起床啦!”一声轻柔的呼唤宋孩儿枕在AI技术加持下仿佛打破了千年的沉寂唤醒一段沉睡的历史在宋代匠人那巧夺天工的手中温润白瓷仿若被赋予了生命幻化成孩童胖嘟嘟、惹人爱的脸蛋小床榻上螭龙纹蜿蜒游走每一道纹理都是岁月精心雕琢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再看那枕背天然形成的枕榻形状弧度优美,贴合人体,实用美观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和非遗领域主题分别是“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发现、新视野,展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表达、新变化、新技艺。当千年壁画“动”起来,当古老非遗“潮”起来,当文化瑰宝“活”起来,那些曾被束之高阁的
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修复室内,身着白大褂的余腾飞,像医生一样正用显微镜观察着一件唐代纸文书。从业8年多,这位“90后”文物修复师已累计修复各类文物500余件。“这些是已经修复好的纸文书,我们会定期进行检查,以防止其出现新的病害。”近日,看着自己亲手修复好的纸文书安然无恙,余腾飞轻舒一口气。这些文书2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徐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在该馆开幕,展览展出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将作为该馆基本陈列长期展出。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图为
来源:【中国文物报】>编校:翟如月审核:徐秀丽 监制:赵嘉斌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关于我们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
浙江杭州的拱宸桥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为更好保护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杭州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的拱宸桥数字化保护项目,用科技力量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据《人民日报》7月14日报道)文物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近年来,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文物保护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