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胡乃超:从学生领袖到“打不垮的21团”团长,用生命诠释抗日精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12:37:00    

胡乃超,德惠市郭家镇历家村人,从东北学生领袖到冀鲁豫边区“打不垮的21团”团长,他一生闪耀着抗日救国的赤诚,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信仰与担当。


胡乃超,原名李树馨,又名李铁英。1912年出生于德惠市郭家镇历家村,在吉林省立高中读书期间,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领袖,组织学生发传单、贴标语、搞宣传,样样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1931年,胡乃超在一位中共地下党员教师的介绍下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人生履历表从此掀开新的一页。同年八月,胡乃超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东北大学,入学不到一个月,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学也被迫迁往北平,胡乃超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随同东北大学来到了北平,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很快就与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参加了东北抗日救亡总会。从这时起,他改名为胡乃超。胡乃超积极参与和领导东北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德惠市关工委宣讲团宣讲员范云阁说:比如著名的“十二.九“学生运动,还有北平学生组织的其他一些救亡活动,他都积极参与。他还加入南下宣传团,到石家庄,保定,正定一带开展抗日宣传,组织青年学生进行救亡活动。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胡乃超跟随691团开赴平津一带抗击日本侵略者。九月中旬,日寇向永定河一线发动进攻,691团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胡乃超和战友们越战越勇。范云阁说:"部队在永定河与日寇血战七日,又在梅花镇重创敌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此后,胡乃超和部分人奉命掩护全军撤退,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之后经党组织安排,将这部分队伍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回师北上,坚持敌后斗争,胡乃超担任自卫军纠察队的队长。"

1939年,胡乃超任21团团长。在此后的三年间,他率部转战于冀鲁豫边区,奇袭南清殿,强攻古云集,伏击南京路,激战东北庄,打得敌人闻风丧胆。而他指挥的21团成为打不垮的21团,胡乃超指挥作战刚毅果敢,智勇双全。范云阁说:"1944年1月份,冀鲁豫军区四分区成立,胡乃超任分区参谋长。五月份中旬,伪24集团军新5军孙殿英部向我滑县根据地大举进犯,我四分区以21团为主力与敌人展开激战。5月21日夜的战斗中,胡乃超同志不幸中弹,此后医治无效,壮烈牺牲。"

1944年7月7号,河南滑县人民政府暨第四军分区全体指战员在万古镇将胡乃超安葬。胡乃超以国为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走完了短暂的人生,却长久地活在人民心中。

记者:王捷

编辑:焦中可

责编:江莉、陈险峰

监制:王德辉、丁媛媛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