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07:09:00
每当夜幕降临,河北唐山迁安天元谷景区,直播大舞台的灯光亮起,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准时上演。线上直播间,数百万名粉丝同时涌入,弹幕和礼物刷不停;线下景区内,熙熙攘攘的人群围坐在舞台周围,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样线上线下融合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是快手推出的一种新型直播品类,它融合了很多表演艺术和互动形式,比如歌舞、杂技绝活、民间文化技艺等。从通俗经典歌曲到氛围拉满的DJ嗨歌,从杂技表演到民间文化技艺,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通过“线下搭台+线上直播”,不但激活了景区夜经济,还带动了文旅消费,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唐山迁安市的天元谷度假区,主打家庭出游、亲子互动和文化探索,主要面向京津冀地区的游客。没有直播大舞台前,这里白天生意还算好,一到晚上总缺少留客过夜的亮点。大舞台来到天元谷度假区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我经常拉外地游客来看大舞台,很多游客都是奔着演出来的,热闹、好玩,就图个开心。”当地网约车司机王师傅说,“他们来了不光看表演,还要吃住玩,确实带动了景区的生意。”
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和粉丝从直播间来到现场,盘活了景区夜经济,周边商户受益不小。天元谷旅游度假区董事长阳家军告诉记者,大舞台开办后,新增的客流量使景区商铺的出租率增长了8%,酒店每逢小长假、周末更是频频满房。景区还围绕大舞台创新开发了非遗花火秀、街区NPC互动、美食夜市等项目,综艺直播大舞台和夜游经济充分展示了线上线下创新发展、耦合裂变的强大内在能量。
河北省文旅厅副厅长王荣丽介绍,目前河北全省已有18个常态化直播大舞台。无论是城市大舞台,还是乡村大舞台,线下场场爆满,线上直播间有数十万名甚至数百万名用户观看,展现了一种可复制、可持续的“直播+”文旅融合新路径。
在河北晋州西曹村,村民尹氏父子打造的西曹大舞台同样人气火爆。这是一个扎根乡村、属于村民的大舞台,舞台规矩就一条:不设限!大家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有人说,西曹大舞台就像开盲盒,今天隔壁村的小孩唱歌,明天舞蹈队的阿姨自己排一个舞,自己买服装,自己做道具,这才是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大舞台。
直播大舞台为啥这么受欢迎?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内容模式新、地域文化强、互动人气高,形成了独特的直播形态魅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冷凇认为,直播大舞台形成可持续的直播夜经济生态,链接周边消费、赋能文旅IP、共享情绪价值、助力城镇消费提升。他建议,直播大舞台的内容要全国流动,一个主播的吸引力再强,大家看久了就那么几招,总会看腻,但如果全国流动起来,大家总有新鲜内容看,就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冷凇还建议,大舞台要进一步增强文化属性。比如将地方的戏曲戏剧、非遗结合起来,小舞台、小戏、小曲这些内容,只要有创意,都可以联动。“眼皮贴近地皮才能把新大众文艺的传播书写在大地上。”冷凇说。
大舞台火了,不过从线上引流到线下消费,也给当地公共服务带来不小的挑战。对公共服务部门和各类商户来说,把流量变留量,不仅要把舞台内容做好,更需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与应急保障能力。
以西曹大舞台为例,这个最早起源于村民自家院子的舞台,从几十个人看热闹到日均数万名观众同时涌入,对配套服务的要求也就更高。公安、交警、消防、医疗等部门全部参与其中,确保现场安全顺畅;夜市商户则紧跟人流,精准调整产品和服务,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如今,直播大舞台的成功经验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很多城市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直播+文旅”模式,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新活力。(经济日报记者 姜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