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85处便民祭扫点 城市文明的“温度表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09:04:00    

中元节的祭祀传统,既是中国人对先人的情感寄托,也是城市治理中一道现实的民生考题。呼和浩特设置85处临时便民祭扫点,以“疏堵结合”的思路为传统民俗与现代城市文明找到了平衡点,这份治理智慧值得充分肯定。

临时便民祭扫点的价值,远不只提供一个祭祀场所这么简单。其背后,体现的是城市对市民情感需求的尊重——没有生硬禁止传统祭祀行为,而是通过设置环保祭祀桶、推广鲜花祭祀等方式,引导民俗活动向低碳、安全方向转型;更是对公共利益的切实维护,通过集中规范管理,有效减少街头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对交通的影响,也降低了林区草地的火灾隐患,让“文明祭祀”不再是冷冰冰的规定,而成为有温度的服务。

城市文明的进阶,从来不是以现代规则简单否定传统,而是要借助精细化治理为传统注入新内涵。当城管、环卫等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以巡查劝导代替单纯执法,当市民自觉选择在指定地点有序祭祀、践行环保理念,“传统”与“文明”便实现了和谐相融。这85处小小的临时便民祭扫点,正是城市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它让我们看到,文明城市的建设既要有守住公共秩序底线的决心,也要有留住民生情感的温度。

期待这样的治理实践能够成为更多城市的参考,让每一个传统节日,在文明的框架之下,既承载起人们的情感记忆,也为城市增添温暖的文明底色。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