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把医美当高考奖励,真是“为孩子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5:30:00    

#长白时评#

  今年进入暑假,不少医院皮肤科、整形美容门诊里又多了很多准大学生的身影。据多家医院估算,每年暑假整形美容科业务量增加三成,这些增量以高中毕业生为主。社交平台上,“医美是高考奖励” 的说法甚嚣尘上,更有不少家长对此表示支持,甚至主动催促孩子去做微整形。在“为孩子好”的旗号下,这样的行为真是对孩子负责吗?

  不可否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准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若基于自身意愿,在充分了解风险的前提下选择微整形,这本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毕竟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关注自我形象,对美的追求是人之常情。

  但当家长比孩子更热衷于此,将医美当作高考奖励,甚至越俎代庖时,性质就变了。这不禁让人想起高考前,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的场景,同样是以“为孩子好” 为名,行代替孩子做规划之实。高考本是孩子面对人生挑战的重要节点,经历过这场考验,他们更需要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主。而家长的过度干预,无疑是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再次沦为“被安排者”,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百害而无一利。

  现实是,无论是社交还是求职,真正能让人走得远的,永远是扎实的本领、过硬的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职场上,一个空有美貌却毫无能力的人,终究难以立足;社交中,能维系长久关系的,是真诚与内涵而非颜值。

  再者,医美并非毫无风险的“魔法”,而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医疗行为。尤其是对于刚成年的孩子来说,身体仍处于发育阶段,盲目进行整形手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近年来,因医美手术失败导致毁容、健康受损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惨痛的教训足以警示我们:在身体上动刀,必须慎之又慎。家长以“奖励”为名推动孩子医美,实则可能将孩子推向风险的边缘。

  深究背后原因,不难发现这与社会上的“容貌内卷”息息相关。在一些人看来,外貌成了竞争的“入场券”,从校园到职场,似乎处处都有“颜值门槛”。家长们或许是被这种焦虑裹挟,才急于让孩子通过医美抢占“先机”。但他们忘了,真正的竞争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比拼,社会的进步更需要多元的价值导向。如果整个社会都陷入“颜值至上”的误区,那将是何等悲哀?

  高考是人生的新起点,奖励孩子的方式有千万种: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他们拓宽眼界;一套心仪的书籍,助他们涵养精神;一次社会实践,让他们认知社会…… 这些奖励远比一次医美手术更有意义,也更能为孩子的未来赋能。

  家长们不妨放下对容貌的过度执念,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多引导他们关注内在的成长。社会也应少一些对颜值的过度追捧,多一些对能力和品格的肯定。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们明白:真正的“优势”,从来不在脸上,而在心里;真正的“奖励”,不是改变容貌的手术,而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实现。(久泰平)

来源:中国吉林网长白时评出品

初审:张楠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顶 ↑ 底 ↓